您好,欢迎来到www.bob.com
收藏本站

新闻中心

最新新闻

联系我们

www.bob.com

客服电话:4009910345

誉宝教育:0755-89208981

誉宝教育:13556800254

加盟电话:0755-25229722

加盟邮箱:jiameng@yubaohk.com

外销电话:0755-25229722

18124123657(微信同号

传      真:0755-28244266

邮      箱:1693683308@qq.com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六约社区勤富路26号中和盛世E区20栋厂房102-1

网址:www.91dijiamai.com

新闻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优秀桂企中的桂林亮色系列报道桂林三金:深耕现代中药领域打造高质量创新型企业
发布时间:2025-04-21 05:28:24 | 来源:www.bob.com | 浏览次数:

  企业是桂林经济的主体,是桂林创新驱动的领跑者,是桂林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驱动力;进入新时代以来,广大企业牢牢把握高水平发展这个第一个任务,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闯过了一道道难关,创造了一个个辉煌,有力推动了桂林经济发展。企业家是市场经济中的主角,是创造就业和财富的重要力量;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征程中,市场机制激励了桂林企业家精神,成为驱动经济稳步的增长的关键。为了表彰先进、树立典型,鼓励广大企业和企业家坚定发展信心,持续改革创新,激励更多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积极投身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的火热实践,前段时间,自治区工信厅、广西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对一批广西优秀企业、优秀企业家进行了通报表彰。其中,我市共有6家企业和7名企业家上榜。

  2025年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奋进年动员部署会指出: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唱响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主旋律,以开年即开干、实干建新功的精气神,全力以赴拼经济,凝心聚力抓发展,奋力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全力推动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奋进突破。

  即日起,本报推出“优秀桂企中的桂林亮色系列报道”,聚焦我市部分广西优秀企业、优秀企业家坚定信心、顺势而为,扎根桂林发展壮大,推动桂林经济高水平发展的故事。

  桂林三金中药城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图为立体仓库的机械手自动抓取成品入库。

  前段时间,市人民政府发布了《桂林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全市共有35个项目被列入名录,其中,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桂林三金西瓜霜制作技艺”(传统医药)榜上有名。

  桂林三金始建于1967年,前身为桂林市中药厂。58年来,桂林三金坚持“敢为先”的企业精神,持续深耕现代中药领域,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致力于中药产业现代化,逐渐成长为国内领先的中药、天然药物研发生产企业。近期,该公司还被自治区工信厅、广西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表彰为广西优秀企业。

  在生活中,一提到桂林三金,人们都会想起西瓜霜、三金片等响当当的产品,但很少有人知道三金在创建特色品牌之初曾经历的那些酸甜苦辣。

  1967年1月,经原广西卫生厅批准,市中药厂成立。草创初期,市中药厂无独立厂房,仅有员工29人,年产值仅数万元。“说是药厂,最初实际上只是一个手工作坊,当时,大家都是以手工方式生产银翘解毒丸、藿香正气丸等传统中药大蜜丸。”桂林三金退休职工贾桂珍回忆说,生产了一段时间后,原广西卫生厅批准了工厂生产益母丸、六味地黄丸、蛤蚧定喘丸、十全大补丸和逍遥丸等12个产品。

  1969年,在争取到自治区政府19万元投资后,市中药厂在桂林东江三里亭西侧荒地开荒建设新厂房。

  1970年6月,市中药厂新厂房完工投产。当年7月,该厂成立了新产品研究组,由厂里第一个大学生邹节明(知名企业家、桂林三金创始人,已故)任组长,并先后成功开发出银翘解毒片、穿心莲片、桑菊感冒片、枇杷止咳冲剂等新品种和新剂型,使该厂成为当时国内最早能够生产现代中药片剂和颗粒剂的厂家之一。

  此后,企业积极利用广西中草药资源,创新研发市场急需又有独家特色的中成药、民族药新产品,并取得卓越成绩——三金片荣获全国科技大会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用传统制备工艺结合现代科技创制的西瓜霜炮制新工艺,被誉为我国中药炮制工艺改革的典范,在国内外独家实现了西瓜霜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并创立了三金西瓜霜品牌。

  改革开放后,面对中药行业日趋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囿于统购包销、计划经济模式的市中药厂陷入停产困境。

  1984年底,邹节明临危受命出任市中药厂厂长,他制订了“两年基础,三年改观,五年腾飞,上水平、创特色,走向世界”的发展的策略规划,并确立了“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依托,质量为核心,管理为基础,效益为目的,人才为根本”的经营策略,以转轨变型(由生产型转变为生产经营型)为起点,面向市场,组建独立的销售网络,在中药行业较早探索并推行专业推广模式,并调整产品结构,集中力量扶持桂林西瓜霜、三金片等独家特色产品。企业逐步走出停产困境,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完成首次腾飞。

  1989年至1993年,在打开发展局面后,市中药厂大胆引入联营机制,与中国药材公司进行全方位联营,获得逐步发展的资金,同时在技术、信息、管理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并全方面提升基础管理上的水准,先后晋升广西先进企业和国家二级企业,企业竞争力大为增强,实现二次腾飞。

  1994年,桂林三金集团公司组建后,逐渐增强了抗风险能力,企业未来的发展进入快车道,集团成立当年即实现产销“双过亿”。同时,集团通过推行人本管理,创建企业文化,强化员工质量意识,促进企业加速发展,到1997年企业产值、出售的收益双双突破3亿元,成功完成第三次腾飞。值得一提的是,1994年,桂林西瓜霜被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桂林第四宝”,成为桂林的城市名片之一。

  1998年至2005年,经市人民政府批准,桂林三金完成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步入新的高速健康发展阶段,实现第四次腾飞。

  2009年7月,桂林三金成功进入长期资金市场,成为A股IPO暂停9个月后重启的首家上市公司,这标志着该公司从自我滚动发展到利用品牌优势整合社会资源,迎来快速地发展的第五次腾飞。

  上市后,桂林三金严格执行国家证券监督管理部门的有关法律法规,诚信经营,规范运作,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及时回报投资者,被评为“最受投资者尊重的百强上市公司”。

  一车间主任朱寒波介绍,该车间主要承担西瓜霜系列新产品以及三金片的制剂生产,拥有高效湿法制粒机、高速压片机、全自动称配系统等业内领先的生产设备,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车间年产值占公司年产值70%以上。桂林三金负责人说:“建设中药城项目,是三金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有关决策部署,助力桂林新区建设和加快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具体行动;也是三金坚持数智赋能、绿色制造,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的发力点。”

  2011年,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了“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战略部署。围绕这项战略,我市快速推进桂林新区建设。当年,桂林三金现代中药产业园(即三金中药城)在秧塘工业园破土动工。该项目被列入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点项目,总投资近30亿元,分三期进行建设。

  2015年,三金中药城一期工程基本建成投产,逐渐实现了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现代化工业生产,开启了企业“二次创业”的新征程。

  该负责人表示,三金中药城一期项目自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以来,通过引进一批业内先进生产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人力成本,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与此同时,桂林三金还以建设中药城为契机,尽量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建设厂房,积极推行清洁生产的基本工艺技术,淘汰落后设备,建立资源回收循环利用机制,实现工厂绿色发展。如投资1824万元建设2.4兆瓦光伏并网发电项目,全部选择中药城的闲置屋面进行建设安装,这既可让企业使用清洁能源、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也充分的利用了闲置的建筑空间。

  “制药行业具有一定特殊性,对生产区域温湿度、洁净度及产品质量发展要求高,能源消耗大。因此,打造绿色工厂,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对保护和改善环境、节约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有重要意义。”该负责人说。

  近年来,桂林三金秉承“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的创新理念,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并与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合作,加快现代中药新药研发及经典名方研究;围绕核心产品,专注区域深耕,开展精品工程;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双轮驱动,为后续发展培育新的增长极。

  目前,桂林三金在咽喉、口腔用药和泌尿系统用药方面已形成较强的专业和市场优势,旗下产品有桂林西瓜霜、西瓜霜润喉片、三金片、脑脉泰胶囊等独家特色品种47种;其中,三金西瓜霜系列、三金片成为全国同类中药的前列品牌,相关这类的产品不仅在国内家喻户晓,还远销东南亚、欧洲、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由于桂林三金在科学技术创新、生产经营和社会贡献方面均取得了卓越成绩,该公司连续多年入选中国医药工业100强、广西制造业企业100强、广西非公有制企业100强等榜单,并获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全国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广西医药行业首家)、全国非公有制企业最具品牌影响力企业、广西首批链主型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生物医药产业)、广西智能工厂示范企业等荣誉。2024年,该公司的“三金”品牌荣获中华老字号,“实施精益六西格玛管理的实践经验”获评全国质量标杆典型经验。

  如今,桂林三金如同一颗璀璨的金色瑰宝,镶嵌在甲天下山水之间,以其独特的魅力,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前行道路上的每一个挑战,书写着现代中药的传奇篇章。

  该负责人表示,2025年,全体三金人将深入贯彻落实桂林工业振兴战略部署,坚持“以中药制药为核心的医药产业为主体,以生物制药为重点的生物技术产业与大健康产业为两翼,相关产业为辅”的“一体两翼”发展的策略,以研发创新为驱动,依托创新联合体平台,继续加强产学研深度合作交流,共同攻克中药研发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持续推进数智赋能,以“智变”引质变,以创新促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以赴拼经济,凝心聚力抓发展,打造高质量创新型企业,朝着打造“百年三金”的目标砥砺奋进,为制造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